原創是藝術的靈魂。市音樂家協會成立三十年以來,尤其是近五年來,以繁榮原創音樂為己任,多次組織會員開展采風創作活動,激發創作靈感,創作出貼近生活和具有時代風尚的好作品。
2016年,協會組織舉辦了《沙坑漁韻》汕尾漁歌音樂作品研討會,省、市、縣文化藝術界的領導、學者、專家出席會議。協會精心組織、深入挖掘,聯合省音協共同編輯了《善美漁韻——漁歌王黃琛作品集》1-3輯,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應國家和省有關部門邀請,何曉霧創作的歌曲《百年情未了》作為國家文物局和廣東省考古所在大規模水下考古發掘打撈文物項目“南澳1號”活動宣傳的主題曲,由著名歌唱家毛阿敏演繹此歌曲,并在央媒滾動播出。
2017年,由黃海蕓作詞、何曉霧作曲的創文宣傳主題歌曲《魅力新汕尾》、李向欽創作的歌曲《美麗汕尾我愛你》,助力汕尾創建“廣東省文明城市”。林漢齊作詞、陳務可作曲的禁毒主題曲《漁歌禁毒謠》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2018年,承辦廣東省(汕尾)漁歌邀請賽,協會選送的作品《織網》《捕魚》《喊出金銀滿灘頭》《漁歌悠悠》榮獲表演金獎,何朝暉作詞、何曉霧作曲的作品《我要為你歌唱》榮獲演唱金獎,《織網謠》榮獲創新金獎;該會榮獲優秀組織獎。柳成蔭的作品《吉康的陽光》和彭剛勇作詞的歌曲《還牽著你的手》先后在央視網和CCTV音樂頻道展演。陳務可作曲的作品《春暖紅土地》榮獲“2018年廣東省民歌民樂大賽”銀獎、小戲《公燭》榮獲“2018年廣東省戲劇花會”金獎、《漁歌悠悠》獲廣東省(汕尾)漁歌邀請賽表演金獎。此外,由陳色武作曲的作品《我和爸爸都是南下》《漁村水路近又淺》以及由彭剛勇作詞的作品《黨旗在山里飄揚》《新客家情歌》《南天湖畔》《你不來我怎能老去》《平安陸河》《牽手是一種緣》《楓橋畔水云間》,均獲好評。
2019年,由林漢齊作詞、何曉霧作曲的歌曲《山海湖城汕尾美》在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全國征集推選活動”中,入圍“最美城市音樂名片歌曲”,它是汕尾城市軟實力的象征,是我們汕尾最美的音樂名片。協會組織創作的歌曲作品《紅海灣情懷》《我要為你歌唱》《月亮知道我想你》分別獲2019年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一、二、三等獎。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文聯、省作協等聯合主辦的2019年嶺南童謠節頒獎典禮暨優秀作品展演中,該會推選的《鳳凰螺》《喜迎爺爺回故鄉》榮獲文字類特等獎,《拾貝殼》《小海螺》分別榮獲文字類二、三等獎。《海陸傳奇》(于虛詞,于虛、陳勇鐵曲)榮獲“亞洲中文音樂大獎”年度十大優秀作品。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音協會員用自己的熱切情懷和使命擔當傾力創作了公益抗疫歌曲20余首。其中,彭剛勇作詞、陳色武作曲的歌曲《真情大愛》獲2020年度“聲·動人心,愛·在一起”廣東省群眾抗疫原創歌曲展播評選活動榮獲優秀推廣歌曲、入選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全國優秀“戰疫”公益歌曲展播系列》、發表于國家音樂專刊《中國樂壇》;由張著作詞、何曉霧作曲的作品《別怕,我們都在一起》獲2020年度廣東省優秀“抗疫”公益原創歌曲,該歌曲登上“學習強國”廣東平臺;陳色武參與作曲的《別怕,我們來了》獲2020年度廣東省優秀“抗疫”公益原創歌曲、發表于國家音樂專刊《中國樂壇》,充分發揮音樂的力量,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黨員群眾傳遞力量、鼓勁加油!
2021年,會員作品《親人茶》(詞曲:柳成蔭)獲廣東省婦聯“唱支山歌給黨聽”兒童歌曲大賽三等獎;《山歌唱到北京去》(詞:彭剛勇 曲:蔡傳志)獲廣東省第五屆客家新民歌“十大金曲”。在廣東省音協主辦的“聽見中國聽見你”、“百年百歌”優秀歌曲推選活動中,協會積極響應,組織會員精心創作優秀音樂作品,向省音協推薦的作品《那一片紅》《山歌唱到北京去》《鳳山腳下我的家》等12首歌曲,為我們偉大的黨百年華誕獻禮!
2022年,協會選送的作品《紅海灣情懷》獲廣東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楊憑招、洪同賢作詞,洪同賢作曲的《問》獲廣東省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主題曲征集二等獎。
此外,協會還積極組織發動會員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創作優秀原創歌曲《漁村水近黨恩深》《黨旗在山里飄揚》《美麗海豐》《家鄉今天》《黨旗紅》《萬綠長廊》《過往》《感動聯安》等100余首。
汕尾日報記者 沈綠洋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