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新媒體部 陳茂辛
看著電腦屏幕右下角的日歷,才知道11月8日記者節又要到了。手指在鍵盤上稍作停留,思緒卻早已飛向這些年用雙腳丈量過的土地—機器轟鳴的碼頭、烈日炙烤的工地、稻浪翻滾的鄉間田埂,我背著相機、舉著穩定器、捧著筆記本電腦,以記者的視角,觀察并記錄著一個個新聞現場。
而連接新聞現場與萬千觀眾的,正是“策劃、采訪、拍攝、后期編輯”這套被同行趣稱為“一條龍”的工作流程。于我而言,這是新聞生產的完整鏈條,更是與事實真相的持續對話。常有同行笑稱我為“卷王”,說我總能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并在喧囂中交出扎實而精致的作品。我深知,這份“卷”并非源于天賦,而是“一條龍”模式賦予的職業自覺—它要求我必須獨立、必須高效、必須對從源頭到終端的每一個環節負全責。這份善意的調侃,已成為驅動我不斷打磨專業技能、追求更高標準的內在動力。
于是,在直擊臺風現場的狂風暴雨里,在見證“百千萬工程”的火熱推進中,在感受十五運會賽場內外澎湃的“城市心跳”時,這套流程不再是機械的工序,而是淬煉我筆力、眼力、腦力,乃至體力的熔爐。它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新媒體時代的記者,早已超越傳統的信息傳播者,我們必須成為復雜輿論場中堅定的瞭望者,在眾聲喧嘩中辨識方向;也必須成為冷靜的記錄者,于信息洪流中守護新聞真實。
我們以速度爭搶話語權,更以深度構建公信力。這“一條龍”從不是負擔,而是帶我飛翔的翅膀。它讓我得以獨立、完整地講述腳下這片土地的故事—從陸豐皮影戲千年光影的魅力,讀懂文化傳承的堅韌;從“三甲”地區一體化的時代進程中,觸摸城市生長的強勁脈動;從開漁節千帆競發的壯闊圖景里,感受大海饋贈的豐饒與喜悅;從汕尾持續升溫的文旅熱潮中,見證這座濱海新城煥發的蓬勃生機。
年復一年,我在“一條龍”的閉環里記錄著時代的變遷,也收獲著成長。又一個記者節如期而至,于我而言從不是慶祝的時刻,而是回望與整裝的起點。回望來路,那些被我們記錄下的笑容與淚水、變遷與堅守,已悄然匯成這座城市成長的年輪。整裝再出發,我將繼續懷著對真實的敬畏、對技術的掌握、對傳播的理解,在“一條龍”的完整旅程中,去觸摸這個時代最真實、最滾燙的脈搏。
新聞永遠在發生,而我們,永遠在路上。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