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鐘麗芳
手機在深夜突然一亮,我立即就醒了—得看看推送是否審核通過了,這才能安心接著睡。這種“條件反射”,大概是我在汕尾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工作七年來練就的“職業病”。記者節又到了,回頭看看這段從青澀到從容的路,心里滿滿的都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我的工作,大多數時候是“幕后”的。每天跟文字、視頻、排版打交道,“三審”流程走了一遍又一遍。朋友總笑我是不是有了“強迫癥”,看啥都先挑錯別字。沒辦法,誰讓咱是編輯呢 發出去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官媒的聲音,必須準確可靠。這份“小心翼翼”,是責任,也是對大家的信任負責。
但現在的編輯,早就不只是坐在電腦前了。媒體融合的大潮,推著我們往更廣闊的地方走。記得新冠疫情剛來時,我們新媒體中心開啟了24小時值守。那段時間,手機一響心里就一緊,是不是又有新消息要發布 每年的臺風季,在辦公室里和同事一起吃泡面值班,成了苦中作樂的獨特記憶。
更讓我感觸的是,我們開始從幕后走向臺前。為了做出有溫度的新聞報道作品,我們走出辦公室,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海陸豐這片土地。今年,我嘗試自己策劃、出鏡、拍攝剪輯,做了幾條關于鄉愁情懷的短視頻。從寫腳本到對著鏡頭說話,再到后期剪輯,整個過程雖然磕磕絆絆,但當看到很多人留言說“想家了”的時候,我很滿足,那種成就感特別真實。這讓我明白,好故事得接地氣,得帶著泥土味,才能走進人們的心里。
如今技術更新太快了,AI、短視頻、直播……新東西層出不窮。不敢懈怠,我也一直在學,試著用新工具讓工作更高效,讓內容更好看。但無論形式怎么變,核心沒變—我們想做的,就是真實、準確、動人地講好汕尾故事。
記者節到了,這個節日,屬于每一位奔走在新聞一線的人。很榮幸,我能用這樣的方式,陪伴著這座城市的成長。
未來,我還會繼續堅守崗位,用心做好每一次推送,記錄真實,傳遞溫暖。以熱愛為筆,以技術為翼,在文字與光影的世界里堅守初心,讓汕尾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讓本土的文化在傳播中愈發鮮活—這便是我對記者節最好的致敬,也是對這份職業最長久的承諾。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