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濱
當南海的蔚藍擁抱清潔能源的綠,當寶石的璀璨點亮產業升級的路,汕尾正以一場場跨越山海的盛會為筆,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東翼描繪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11月3日,以“彩寶聚汕尾 璀璨鏈全球”為主題的2025中國·汕尾彩色寶石產業發展大會暨首屆汕尾國際珠寶展圓滿落幕,為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再添引擎;11月6日,2025中國——東盟海洋能源產業合作專題會暨汕尾海洋經濟與科技創新發展大會接踵而至,這場盛會不僅是汕尾“向海而興、以產強市”戰略的深化實踐,更成為檢驗去年“東盟+ 3”清潔能源圓桌對話共識落地的關鍵答卷,生動詮釋了海陸豐“言出必行、行則致遠”的實干底色。
從新能源產業的強勢崛起,到海洋經濟的節節攀升,汕尾的發展始終以資源稟賦為根基,以實干篤行為路徑。這一年來,汕尾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全力推動去年圓桌對話達成的共識落地。尤其是市委書記逯峰在能源合作專題會面向東盟各國官員與企業代表,切換英語流利闡述汕尾海洋能源產業的布局與愿景,用國際通用語言搭建起平等對話的橋梁。這一細節不僅讓國際友人感受到被尊重,更讓推介效果事半功倍,其英文演講視頻迅速“刷屏”,全網流量超百萬,網友紛紛點贊“國際范十足”,更暖心評論“濱海小城,心向世界”。這是汕尾主動與國際規則接軌、打破溝通壁壘的生動體現。“中國—東盟清潔能源合作中心”海上風電實證平臺項目將在汕尾正式啟動,成為面向東盟市場、鏈接歐洲先進技術的核心載體,這一利好消息,正是汕尾對 “務實有效舉措” 的最佳印證。依托2.39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汕尾已建成粵東首個超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實現“風機主機、葉片、海纜、塔筒、導管架” 五大關鍵部件本土制造,“風光水火核儲” 一體化能源產業體系日臻完善。當前,汕尾電力裝機總容量1118.75萬千瓦,預計2030年將躍升至3200萬千瓦。亮眼數據背后,是汕尾海洋經濟與科技創新 “節節向上” 的堅實足跡。
產業融合的深度探索,讓汕尾的崛起勢頭愈發強勁。汕尾不僅深耕清潔能源主業,還創新發展 “深遠海養殖+智慧風電場”“海上風電+休閑海釣” 等融合模式,著力打造 “海上糧倉+藍色能源” 新樣板;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落地生根,形成完整產業鏈,與海洋能源產業形成協同發展合力。而此前落幕的汕尾國際珠寶展,作為特色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與海洋能源的國際化合作形成“內在呼應”,共同構成“主業突出、多元賦能”的發展格局,讓汕尾的產業根基愈發穩固。
兩場盛會接力,勾勒出汕尾“愈向強”的清晰路徑:以國際共識落地檢驗實干成效,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以開放合作拓寬發展空間。海上風電實證平臺項目的即將啟動,讓汕尾從區域能源基地逐步邁向國際合作樞紐;產業融合模式的創新,正成為驅動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這既是大力推動“百千萬工程”的扎實踐行,更是對“再造一個新汕尾”目標的有力推進,印證了汕尾在培育能源新質生產力、推動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山海為證,實干為章。汕尾正以清潔能源的綠色動能、海洋經濟的藍色潛力、特色產業的多元活力,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樂章。從共識落地到成果顯現,從產業突破到融合升級,這座南海之濱的活力新城,正以“愈向強”的崛起勢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浪潮中書寫更多開放合作、實干興邦的新篇章。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