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 林卓鑫) 近日,“非遺進校園”活動在陸河河城中學(二中校區)順利開展,活動由陸河縣文廣旅體局主辦,縣文化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河城中學聯合承辦,圍繞“2025年陸河縣非遺·傳統美食圖片展”與“陸河擂茶制作技藝研習實踐進校園”兩大主題展開,通過圖片展示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沉浸式體驗家鄉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陸河擂茶制作技藝傳承人率先開啟“非遺課堂”,通過講解帶領學生們走進擂茶的世界。從陸河擂茶的歷史淵源,到制作擂茶不可或缺的工具——擂茶棍與擂茶缽,再到“凈茶”與“油茶”兩者之間的區分,讓學生們對陸河擂茶有了深入的了解。
隨后進入互動體驗環節。傳承人先詳細介紹制作油茶所需的艾葉、薄荷、軟樟葉等食材,并說明它們的特征與功效。為了讓學生們更牢固記住油茶食材的特征,傳承人特意將食材名稱標簽與實物打亂,組織學生們分組進行“食材名稱歸位”游戲,現場氛圍十分活躍。接著,傳承人現場演示陸河擂茶制作的過程,學生們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分組動手體驗,認真研磨,最后,各組品嘗親手制作的擂茶,茶香中洋溢著成就感,成為校園里一份獨特的溫暖記憶。
此次圖片展采用“非遺項目+傳統美食”的主題展示形式,將一張張鮮活的圖片、一段段生動的介紹,讓抽象的價值理念成為可感知、可共鳴的文化符號。非遺項目展板圖文并茂、內容詳實,河田高景的精巧造型、羅洞木偶戲的靈動演繹、東坑地景的熱鬧巡游、陸河擂茶制作技藝的古樸流程……每一項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把客家先民的智慧與當地的民俗風情清晰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