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帆船賽在汕尾舉辦,既是對汕尾辦賽能力的肯定,更是展示汕尾城鄉風貌的重要窗口。賽事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和游客不僅欣賞到高水平的帆船競技,更見證了汕尾城鄉面貌的煥然一新,這也是汕尾這座“廣東帆船之都”依托海洋資源優勢、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精彩縮影。
這些變化得益于“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汕尾通過“農文旅體+”“產業+”等舉措,推進“百千萬工程”,掀起鄉村消費新氣象。如今,賽事場館周邊的村莊整潔美麗,道路暢通無阻,接待設施完善齊全,為賽事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前來看比賽,住宿和交通都不太方便。現在完全不同了,周邊村莊都有漂亮的民宿和地道的海鮮餐廳。”多次來汕尾觀賽的體育愛好者李先生說出了許多人的共同感受。
近年來,汕尾堅持以賽促旅、以體興業,推動賽事活動與體育產業雙向奔赴。去年年底舉辦的首屆海洋運動會,全面展示了汕尾競技體育發展的良好勢頭,不僅成為助推“體育+”旅游發展的熱點,也為十五運會營造了良好氛圍。
這種“體育+”模式正是“百千萬工程”在汕尾的生動實踐。通過將全民健身、競技比賽與海洋運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體育+”的經濟效應,拉動賽事經濟和體育消費,激活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每逢大型體育賽事,汕尾餐飲、住宿、旅游等相關行業收入顯著增長。去年“五一”假期,汕尾特色跳島游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還可以在島上體驗摩托艇、沖浪、趕海等海上娛樂項目,既豐富了游客體驗,又拓寬了經濟收入渠道,讓“體育流量”切實轉化為“經濟增量”。
除了讓“體育流量”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外,汕尾從鄉村到城鎮,從小孩到老人,從競技到休閑,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雙翼齊飛”,讓海洋運動從專業賽場走向大眾生活。
在這樣的契機下,群眾性海洋運動在汕尾逐漸興起并取得突破式發展,民間的帆船帆板俱樂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組織通過開展培訓、組織活動、交流技藝,匯聚了大量愛好者。豐富的海洋文化與獨特的地域風情相碰撞,吸引了無數游客和體育愛好者前來紅海灣畔,親身體驗海洋運動的魅力與樂趣。這成為了紅海灣旅游的一大亮點,不少珠三角地區游客慕名前來感受這項運動的魅力。
紅海灣一水上運動愛好者說,“經常有廣州、北京的海上運動愛好者前來紅海灣體驗沖浪,海洋運動已逐漸成為大眾化運動了。”
未來,汕尾這座海濱城市將繼續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創新賽事運營模式,完善體育基礎設施,讓“海上體育圣地”的名片更加閃亮。
汕尾日報記者 林敏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