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映珊
為了給學生們創造安全并穩定的學習環境,學校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來高度響應新的教育理念。在嶄新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小學德育和安全管理模式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進。基于這種情況,學校要從根本上發現并解決問題,讓學生以精神飽滿的狀態迎接學習,以此來進行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教育,有效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一、小學德育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下,小學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進步,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提升基本的成績,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德育教育,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學校沒有對德育教育保持重視態度,甚至沒有制定關于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師依然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無法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德育教育,只是讓德育教育停留在淺層面上,這也說明了學校的德育工作并沒有落實新世紀的教育理念。學校淺層次的德育教育無法真正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安全問題是新教育理念中的重點問題,從幼兒園開始就教育學生要學會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到了小學需要繼續教育學生安全的重要性,讓時刻保護自己的意識深深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但是,在小學學校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少有能制定出完美的安全管理制度,即使制定了對應的管理制度,也起不到關鍵性的作用。其次,小學沒有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還有些許教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夠強烈,學校雖然會時不時的安排安全演習,但是只是在做淺層的工作,沒有起到很好的安全效果。安全隱患存在于學校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在用電用水方面,還是體育運動方面,安全隱患無處不在。
二、提升小學德育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注重綜合科學評價
成績單只是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學校要適當降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增加對學生綜合科學評價的重視程度。
例如,教師可以把德育知識和安全知識與課堂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制定《課堂行為記錄表》,教師要求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給表現好的學生加分,給表現差的學生扣分,最終得出學生的行為成績,將他們的行為成績算入最終評價,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一起進入學生的最終成績,養成學生需要對德育和安全重視的意識。
(二)校園文化建設以德育和安全教育為重點
學校、教師將德育和安全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德育素養,還可以幫助學生減少安全隱患。對于小學生來說心智尚未成熟,需要教師科學合理的教育和引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時候,可以適當引用校園文化中出現的知識,加深學生對德育和安全管理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學校環境的建設中,可以在公眾欄和校園走廊中建設有關德育和安全管理的知識。在班級環境的建設中,可以借助黑板報、教室修飾等,幫助突出德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教師和學生一起建設班級文化,可以讓學生和教師親密無間的接觸,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握每位學生的身心情況,進而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德育和安全教育。
(三)加強學生安全管理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學習安全知識,養成保護生命安全的意識。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校園活動中,都存在安全隱患。安全和穩定的環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保障,再加上小學生比較調皮,喜歡亂跑亂跳,這就更需要學校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防范能力,制定科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舉辦校園活動時多加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
例如,體育課上帶領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或者學生在學校食堂時發生食物中毒,又或者在人群多的地方發生踩踏事故等,這些都是學生在學校存在的安全隱患。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帶領學生進行安全演習,做好學生基本的安全保障工作,讓學生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學習。
(四)落實小學德育和安全管理
1、繼續落實強化校園封閉式管理,加強學校門衛工作管理,把好入校第一關。
2、加強學校“值日校長”體系建設。
3、加強消防用電安全管理,確保無火災事故的發生。
4、加強學校集會的管理,確保了無群體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德育和安全管理教育,將這兩方面作為小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學校教師可以通過注重綜合科學評價、將德育和安全教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和加強學生安全管理等策略,推進學校的教育和安全管理建設,為全體師生創建安全、穩定、和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
(作者單位:海豐縣城東鎮中心小學)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