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市以浮日金廂灣為筆
書寫農文旅融合振興新答卷
漫步于陸豐市浮日金廂灣,樹影婆娑與現代休閑空間相映成趣,湛藍海水與細膩銀沙在陽光下交織出夢幻般的畫卷;“浮日咖啡屋”飄散出咖啡香氣巧妙地融合在海風中,共同勾勒出一幅別樣的濱海休閑新圖景。“喝著咖啡,吹著海風,很舒服也很愜意。”前來浮日金廂灣游玩的游客如是贊嘆。
日前,坐落于金廂鎮蕉園村的浮日金廂灣落成,不僅成為新晉濱海度假打卡地標,更是該市書寫文旅融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又一新亮點。
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進程中,陸豐市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重要目標,錨定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方向,以浮日金廂灣為突破口,堅持抓項目建設強點、抓產業串聯拓線、抓全域升級擴面,大力推進以文旅為支撐的青年創新創業,全面盤活陸豐全域文旅資源,著力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聚力打造濱海文旅新標桿
激活產業發展“增長點”
陸豐市聚集破解資源聯動不足、業態不夠豐富、品牌影響力較弱等文旅發展突出問題,用活用好汕尾市青年創業促進會資源,創新“政府搭臺+青年企業家賦能”模式,立足金廂鎮優質濱海資源稟賦,全面盤活低效閑置國有資產,積極引進浮日金廂灣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占地64.91畝,由陸豐市浮日金廂灣景區管理有限公司運營,導入海浪咖啡廳、廂海居民宿、落日籃球場等多元業態,同時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底蘊,將國家級非遺正字戲、陸豐皮影戲等文化元素融入場景設計與體驗活動,著力將浮日金廂灣打造成為集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精品民宿、互動打卡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推動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學”全鏈條服務體系。通過該創新合作模式,將項目營業額的3.5%直接反哺鎮村“百千萬工程”建設,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帶來超15萬元分紅,每年支付土地流轉租金超6.5萬元,創造就業崗位近30個,實現了村集體增收、村民獲益、產業升級、文化傳承的多重效益。
聚力串聯特色資源精品線
構建產業聯動“發展軸”
陸豐擁有192公里的海岸線,沿岸風光旖旎,文旅資源稟賦突出,如何串聯這些優質文旅資源?
該市秉持“一產圍繞旅游做精,二產圍繞旅游轉型,三產圍繞旅游整合、設施圍繞旅游配套”的發展思路,全面整合“浪漫海灣”示范片區資源,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全域旅游為抓手,示范片區為載體,統籌推進農文旅商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成鄉村振興文旅樣板。
如今,隨著浮日金廂灣落成,“浪漫海灣”示范片區65千米沿線均勻排列金廂銀灘、浮日金廂灣、海納金灘、周恩來同志渡海處、觀音嶺、烏坭天后宮、玄武山、華潤希望小鎮等15處精品旅游點位,形成一條集濱海景色、特色咖啡館、紅色景點、休閑農業、精品民宿、宗教祈福于一體的精品路線,片區文旅新業態不斷集聚,產品供給逐漸豐富,資源聯動與旅游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推動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聚力拓展全域融合發展面
培育經濟升級“新載體”
陸豐市充分發揮浮日金廂灣青創平臺作用,全力推動高水平創新創業,探索搭建創業青年與知名企業家、投資機構、職能部門的“零距離”對話平臺,加快出臺創業補貼、場地減免等扶持政策,最大限度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全力推進網紅“打卡點”變創新創業“試驗田”。
同時,該市加快金馬街、老酒廠、碣石原鹽務所辦公舊址等國有資產資源整合,加快探索推動閑置低效資產與傳統商圈改造與轉型升級,并計劃打造集文化創意、休閑購物、夜間經濟于一體的特色商業街區,進一步集合創新創業資源,為加快推進創新創業提供更廣闊空間平臺。
今年以來,陸豐市濱海旅游持續火爆,上半年該市游客總量達570.98萬人次,同比增長18.94%;過夜游客總量達386.87萬人次,同比增長29.23%;該市實現旅游收入16.75億元,同比增長18.44%,有力推動旅游業發展,為“百千萬工程”持續注入強勁動能。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