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 張文濱 通訊員 彭駿)“多虧鎮里及時調解,不然我和鄰居的矛盾還得鬧大。”近日,城區紅草鎮海梧村村民對上門回訪的網格員連聲道謝。此前,海梧村網格員通過“入戶聯心”排查,發現兩戶村民因房屋建設占用公地建圍墻產生糾紛,當即通過“民情地圖”上報鎮社會治理中心。經該鎮平安法治辦、執法隊聯合調解,雙方達成和解,后續網格員再上門核查確認,形成“上報—處置—回訪—辦結”的完整閉環。這起糾紛的高效化解,正是紅草鎮以“入戶聯心+民情地圖”激活基層治理新效能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紅草鎮始終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推動“入戶聯心”與“民情地圖”信息化平臺深度融合,整合黨員調解隊、退休村支書、熱心鄉親、專業律師等力量,聯動各村(社區)“四人小組”,將治理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通過常態化入戶走訪,網格員精準掌握村民困難訴求與家庭狀況,主動排查各類矛盾隱患。截至目前,紅草鎮網格員累計上報各類事件15184件,其中矛盾糾紛類事件395件,辦結率達100%,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該鎮還將“入戶聯心+民情地圖”的治理邏輯延伸至應急響應領域,創新構建社會治理中心“前臺分撥+后臺管理”新模式。“前臺”與應急管理中心一體運作,整合“三防”、網格巡查等信息資源,確保事件上報后能快速分撥流轉;“后臺”依托大數據分析,定期研判網格風險,實現隱患早發現、早處置。今年3月,拾和村網格員巡查時發現荔枝園失火,立即通過“民情地圖”上報,并同步聯系值班領導。鎮應急管理辦、消防所迅速聯動,借助應急“一鍵通系統”調度村“兩委”干部、應急救援組趕赴現場滅火,后續再由網格員核查辦結,全程高效銜接,成功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民生服務領域,“入戶聯心+民情地圖”同樣發揮著“暖心橋”作用。針對大病醫療救助需求,紅草鎮構建“線上+線下”雙向監測體系。線上,職能部門通過系統監測居民醫保大額支出情況;線下,網格員與聯戶人員定期入戶,深入了解家庭經濟狀況和醫療需求,將信息及時錄入“民情地圖”。能在村(社區)解決的問題當場回應,需上級協調的則按程序申請醫療補助,并持續跟進回訪,杜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截至目前,紅草鎮已初篩醫療救助對象213人,發放救助金67302.15元,用精準服務為群眾筑起健康保障網。

粵公網安備 44150202000069號

